深度好文 | 不懂得提升认知,就别妄谈成长|天天新动态
来源:德锐咨询     时间:2023-05-20 18:01:35

一、从见闻说起

作为常年活跃在一线的咨询人,今天想分享一些项目上有趣的见闻,权且引出我们对于认知的话题。


(资料图片)

见闻1:

在一次咨询过程中,我们以 团队绩效 为核心理念,从战略解码到年度经营指标,再进一步分解到事业部和部门目标责任书。走到这一层都是组织绩效,怎么往下落呢?客户副总经理H总面露难色,说计划管理这件事在A部门和B部门很难落实,因为这些部门管理者基本上把这些事情自己做了,部门员工哪有什么重要事情可以列入到月度计划中呢?

见闻2:

在给C客户做的 薪酬变革项目 将要接近尾声,薪酬变革宣贯和薪酬沟通培训尚未进行。分管生产的Z总按耐不住,在没有正式宣贯和沟通培训之前,就跟下面的小团队聊起了薪酬情况。张三觉得自己怎么才调整这么一点呢,李四觉得只给我增加了固定部分工资但整体收入变化不大,那不是耍我吗?一时间,引起一阵小范围的骚动。

见闻3:

刚刚过去的4月份,给一家客户进行为期3天的 经营分析会 辅导,覆盖了一线区域到公司和集团。共性的结果是,一季度各区域销售业绩掉量明显,相比于去年疫情下同期业绩还要更差。但令人诧异的是,多数市场总监和市场经理都在抱怨:天气比往年异常偏低、C端产品价格低迷等等,一边是抱怨声、诉苦声不断,一边是销售业绩下滑、应收账款持续增加,一场经营分析会开成了“故事会”、“诉苦会”···

相信看到这里,不少看官也是忍不住想跳出来指正,如果换做是老板就差要爆粗口了。 为什么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,却屡见不鲜呢?

譬如,见闻1中的部门管理者,难道不应该理解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计划管理,是通过他人获取成果吗?正如网络流行的一句话, “如果你要成为管理者,就不要想着成为个人英雄” 。管理者需要的是角色认知和转化,理解管理岗位的基本定位和成功逻辑,需要放弃成为专业英雄的偏执。(注:此处管理者不是广义的中层,即不包括《卓有成效的组织》中专业技术的“中层”人员,如高级工程师)

见闻2中,更让人唏嘘的是Z总下属,即使薪酬总额没有大变化前提下,提高固定收入意味着什么?有什么价值?社会价值分配的逻辑在哪里?什么样的特征才能获取剩余价值分配,为什么工资调整仍然无法满足个人的愿望?

见闻3中,当下的市场环境、天气状况是客观现象,任何一位市场总监是难以一己之力扭转的。但是,面对逆境为什么缺乏向内看的勇气,业绩下滑从自己、团队身上可以找到什么改进点?上一仗失败的教训是什么,面临的差距有哪些机会点可以捕捉和行动? 如果仅是“靠天收”的心态,不愿意面对现实、主动破局,那么这样的经营实在就是仰仗“买彩票”的概率逻辑。

二、努力决定下限,认知激发上限

走过三十余载,有不少身边的伙伴,或懵懵懂懂,或自我偏执,或不断突破。原来我也会偶尔陷进他们的状态,尤其是面对越熟悉的人和事,不自觉就对他们报以同情或自责。但后来越想越不对, 我们往往都是给人灌输很多what(是什么)和how(怎么做),满足了众人对于知识和方法论的“干货”需求,但是并没有引导、帮助他们真正提升认知层次或扭转认知误区,或者说他们干脆就没有打算跳出自己的那个低维认知圈 。一旦形成了自我的认知习惯,人会有一种自我固化认知的倾向,因为兜兜转转在这样的认知圈里会比较舒适自在。

爱因斯坦曾说: “所有困难的问题,答案都藏在另一个更高的层次里。” 说到这里,网络上存在以知识、经验的空白或不足,导致判断理解不一、闹出笑话作为认知盲区,其实这是对认知的一种普遍误解。 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,对认知的解读是“通过思维活动认识、了解。” 认知的核心在于思维活动,即我们如何看待自己、理解任务、处理人际的思考方式。

在《共演战略:重新定义企业生命周期》中,企业组织划分为创业期(从0到1)、成长期(从1到N)、扩张期(从N到N+)和转型/衰退期(从N+到Z),每一个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市场、用户、产品和组织的协同并进或相互制约,任何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处理好都会让企业组织面临裹足不前、倒退甚至倒下的可能。其实,人的进步与成长颇有几份相似,当你通过勤奋努力、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时候,会较快实现早期的进步,但是你会发现到了某个阶段之后再怎么努力都很难突破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瓶颈”、“平原期”,区别不过是每个人瓶颈点来的时间早晚、水平高低不一样。 知识匮乏、技能陌生可以通过勤奋付出来获取,但是思维的固化受限才是致命性的,它会彻底束缚住我们丰富知识、增长技能的动力和效用,枷锁般困住了前进的脚步,隐于身心但难以引起自我觉察。

认知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,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言行和心智。有些人,你跟他谈努力,你跟你说PUA;有些人,你让他选人关注冰山下,他会享受“拿来主义”的短期成功;有些人,你跟他提高固定低浮动,他反过来就举例隔壁同行也是提成制;有些人,你跟他说协同是趋势,他跟你讲分工也有价值;有些人,有些人,你跟他说管理重要,他跟你说业务忙不过来······很多时候,会有一种 “井蛙不可语海,夏虫不可语冰” 的无力感,甚至会对这样的认知陷阱感到难过和心痛。

努力决定下限,认知激发上限。 努力是进入成功门槛的基本动作,没有努力奋斗,成功就会虚无缥缈。认知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和格局,而不一样的选择和格局最终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高度。

打个比方,站在农耕生活的视野里,农民辛苦耕耘顶多可以解决温饱问题;进入到小农经济的眼中,可以实现以物易物或变卖点收入,但仍然不能创造更多财富。换一种思路,深度开发现代农业,从休闲、观光、亲子活动和健康养老、创意文化入手,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到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,创造的是产业链的升级价值。背后的成果区别,真正的原因就是认知的层次差异带来的商业模式升级。

三、用行动来赢得道理的价值

《认知觉醒: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》一书提到,人类的大脑由理智脑、情绪脑和本能脑构成,如果形容情绪脑、本能脑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那么理智脑顶多算作呱呱坠地的婴儿都不为过。在我们的大脑运作过程中,情绪与本能大脑影响力强、反应迅速,容易主导着我们目光短浅、即时满足的选择,这是我们人类的共同特征。

“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,因而只能用狭隘的视角来判断:这些东西虽然很有道理,但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。” 认知高低或眼光长远本身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勇于面对、及时觉醒、付诸行动!

如何提升用行动来提升或改善认知呢?以下是总结的“十字箴言”,值得我们思考和尝试。

关键词1:开放

认知层次越低的人,越容易自信和偏执。之所以粗浅的偏执能够持续,核心在于心态是否开放。缺乏向外看的意识,不敢面对自己的不足,都是在蒙蔽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脆弱的自尊。就像作家刘润所言,“一个人一旦在低层次形成了逻辑闭环,可能就无法前进了。因为所有的问题在他的逻辑闭环之中,都是可以解释的。”

封闭的系统必然走向消亡, 一汪清水如果不能流动终究成为死水 。敢于突破自己习惯的舒适边界,向不同领域、不同圈层的人交流,不断吐故纳新、精进前行,汲取自己的认知空白是走向成长的第一步。

关键词2:内省

指责别人比检讨自己要来得直接、轻松,指出别人问题或归责他人总是不费吹灰之力,给人一种“指点江山”的优越感或者侥幸逃脱的庆幸,但长期来看会让我们失去成长的机会。 勤于内省,正是这个精致利己时代稀缺的反馈。

曾国藩一生立志要做圣人,他每天都进行自省自责。从青年到老年都活在自省中,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,完善脾气暴躁、虚伪、浮夸等性格缺陷。通过自己不断努力,最终完成了脱胎换骨,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,实现了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三不朽。 在自修处求“强”,真正做到不自欺,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关键词3:远见

在面向客户交流过程中,我们坚持“整体利益、长期利益才是企业的根本利益”理念不动摇,深得客户共鸣与认同。 及时行乐、关注当下是人的本性使然,单纯以意志、耐性对抗这种本能会让人类变得痛苦、焦虑和彷徨。

真正的高手学会了以终为始,不满足当下的蝇头小利,能够穿越眼前的迷雾洞见未来,收获了延迟满足的富足。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过,“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,和你同台竞技的人会很多;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,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。”

很多时候我们焦虑、纠结或短见,正是我们对于眼前利益的过分看重,从而造成了狭隘的短视。如果将视野拉长,站在更远的未来思考当下,我们的决策将变得通透、豁达。

关键词4:学习

对于提升认知来说,学习是绕不过去的话题。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中,娱乐化信息呈爆炸性、碎片化、便捷式特征,尽全力挤压、抢夺我们每一个最小的时间单位。我们习惯去报课、买书、参加论坛,隐藏着一种支付、下单那一瞬间我们就等同于掌握了课程、书籍要点的幻觉。 读书、读好书,是我们向最有智慧的人交流最经济的方式。 读书需要我们沉下心来,用心去感触书中的观点论据,找到与自己链接点并尝试行动起来,才会产生学以致用的可能,才会让我们的心智认知得到进一步检验和升级。读书,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、拓展我们的视野,为认知升级奠定基础。

向高手学习也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。有一个形象的比喻,一个人接触最密切的5个人平均值,就代表了此人的认知水平。高手之所以脱颖而出,一定是他的身上或思维上有过人之处,这是我们平时在自己封闭的朋友圈中难以得到的。

关键词5:求真
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习惯坚持“我以为的那个以为”,我们满足于浅尝辄止、不求甚解。社会上的热点事件、别有用心的评论会点燃无脑愤青,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;职场的无理吐槽、牢骚抱怨,不自觉引发了周边人 “惺惺相惜”。简单来说,我们容易被观点和结论所左右,而忽略了驱动观点的立场和利益,连事实本身都懒得过问。

我们离思考、求真越来越遥远,缺乏了一股 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 的精神,习惯了不分青红皂白地随波逐流。不习惯动脑子、鲁莽行动固然简单,但是饱和的努力是换不来卓有成效的结果,徒有自我感动而已,徒增伤感也有可能。

面临问题的时候,最可怕的不是没有解决方案,而是跨越事实和根因,直接给出解决方案。 想象一下,医生听说发烧就给你退烧药,都不知道病理病因在哪里,这样的退烧药你敢吃吗?或者说吃了真能解决问题吗?

埋头苦干比提升自我来得容易。不懂得认知升级,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打转,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思考,真正的成长将离你越来越远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